很多人对中医有些想象:天天喝养身茶、吃补品、修道……。但实情并非如此。
误会1:中医很重视「补」,平常会吃补品调养身体。
事实:一问到吃补,每位国宝级中医师都频频摇头。他们不但没有进补习惯,甚至连比较燥热的羊肉和牛肉也吃得很少。
他们更再三强调,现代人营养已经足够,不需要刻意吃补品,「吃补不如多运动,」中医师们异口同声说。
并且按照节令气候吃对食物,便能达到补养身暖胃暖心兼养气。
马光亚医师家夏天必备绿豆汤当补品。因为天气湿热,细菌病毒活跃、传染病和肠胃问题变多,绿豆汤可清热降火气,避免外邪入侵体内。
误会2:中医每天喝养生茶?
事实:有些中医师有喝茶习惯,如姜通医师爱喝龙井,但是并没有特别饮用中药如枸杞、黄耆泡茶。
中医师们认为,中药养生茶并非人人适用,最好能按照个人体质调整。http://www.gwytj.com.cn/
误会3:中医师都吃有机或素食。
事实:根据为中医师准备菜肴的家人表示,他们并不会刻意挑选有机蔬菜,主要选择市场上当令当季的蔬菜水果。
国宝级中医们并非完全吃素,却一定是菜多肉少,他们喜欢多种蔬菜搭配主食面、饭,肉类几乎只是点缀配菜而已。
误会4:中医师清心寡欲,不问世事,过着修道人生活。
事实:国宝中医们纵使心境淡泊不计较,但活力充沛且充满好奇心,生活非常充实新鲜。
他们兴趣多样,唱歌、跳舞、打计算机样样行。而且关注时事,与时俱进。
90高龄的马光亚医师有次看电视新闻播报说,一位幼女罹患怪病难治,他立刻要学生打电话去问在哪里,他想要帮忙治疗。
曾当过记者、司法人员等多种职业,中医师姜通交游广阔,一个月大概有十多次会和朋友相约餐厅吃饭。
有趣的是,姜医师即使应酬也很节制分寸:总是约在同一时间(结束早上门诊后的午餐时间)、地点(某家港式饮茶餐厅),而且每样菜他仅动筷子浅尝一点,绝不吃多。
尽管聚会再热络,下午2点一到,他一定会起身告别,回去歇息到3点继续看诊,直到晚间5点。
误会5:中医师都有练功夫。
事实:国宝级中医师每天都做运动,但不是什么高难度的武林绝学,而是一般人都会做的按摩和气功,如体操、八段锦或甩手功、拍手功等。
中医师都强调运动要和缓,而且一定要持续去做才会达到效果。
现年76岁的董延龄医师,持续50年运动不辍,他不但锻炼出强壮的肌肉,甚至比年轻时候还长高0.5公分,也让他的骨科朋友们啧啧称奇。
后记:国宝中医师的牵手情
很多人好奇,讲究阴阳调和的中医师们,有没有三妻四妾?答案是没有。这次我们采访的国宝级中医师们,都只有一位太太,即使过世也未再娶,而且夫妻鹣鲽情深,羡煞他人。
88岁的易权衡医师,每天早上必定和夫人一起去散步运动。
巫水生医生的夫人辞世10年多,他不但每星期写家书、送鲜花祭她,还以妻之名成立基金会,救助贫苦家庭。
姜通医师的夫人已过世多年,但她生前夫妻俩常一起去跳舞。
董延龄的夫人也已过世,但夫人生前经常跟着董医师到世界各国义诊,有时甚至在旁帮忙针灸。
92高龄辞世的马光亚教授,生前多次感谢夫人无怨无悔支持,尽管离世5年,马师母提起他仍难掩激动。
国宝中医的情深义重,让人印象深刻。